久产久射久精国久品区_东方伊园甸2023官网直达_精品伊园甸乐园入口2023

郑海荣院士:“实验室经济”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源头
2024/2/20 10:37:52 来源:南方财经

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丁莉 深圳报道

日前,OpenAI公司的Sora大模型一经问世便被推到了聚光灯下,“人工智能”概念再次被推上风口,行业变革的浪潮日渐席卷而来。

两天后,2月18日,这股科技热潮传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广东省,作为开年第一会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各个角落里,这场关于“人工智能二次爆发点”的热议随时随地上演;配套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中,智能机器人已大举渗透医疗领域,成为外科手术“操刀者”、医学检验病理“医生”。

“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合成生物等颠覆性创新技术,就是我眼中的新质生产力要素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、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认为,多重技术因素作用下,医疗器械正由集成创新走向全链条创新。

截至2023年,广东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已达3196个,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与产品出口位居全国首位。产业优势的继续维系,呼吁新技术深度渗入。但随着创新链条进一步延长,科研实现攻关后,又该如何向生产力转化?

郑海荣阐述了科学·产业一体化的“实验室经济”的概念。以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科学大设施、国家创新中心为依托,深圳先进院作为科研国家队构建起了科学前沿发现、技术创新转化高效衔接的科学产业一体化模式。如今的先进院,“楼上创新,楼下创业”成为常态,“上午发论文,下午拿到投资办企业”案例屡见不鲜,累计1800多家企业落地孵化成长。

医疗器械走向技术科学形态的全链条创新

南方财经:Sora面世进一步引发热议,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给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可能?

郑海荣:近几年,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前沿生物等在内的新一轮技术突破正在引发深刻的产业变革。AI辅助医学诊疗、单分子检测、仿生学技术应用等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热点方向;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颠覆性创新技术也在推动医疗器械朝精准性更高、交互性更强的智能诊疗、精准诊疗方向发展,这些都是我理解的新质生产力。

在多重技术因素的作用下,医疗器械的创新链条已经进一步延长了,将由过往的拿来主义、集成创新走向技术科学形态的全链条创新,尤其是基础材料、元器件、新的探测传感方式将作为新一代医疗器械性能和水平的关键,成为创新重点。

南方财经:全国唯一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为何选择落地广东?

郑海荣:这一方面源于产业基础优势,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,而大湾区的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在全国领先,上市公司最多,扎根于这样的行业生态之中,创新中心自然更能够找到创新发力的地方。另一方面,这里有完整的创新链条,人才、资本富集,易生成医疗器械创新转化与产业发展加速度。

南方财经: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,你对广东人才引育有什么建议?深圳先进院做了哪些工作?

郑海荣:我们现在高度关注颠覆性创新技术,这些技术从何而来?它们往往来自实验室,来自科学家的头脑中。因此,科学家是其中的核心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之一,就是要厚植高水平人才聚集的梧桐树,汇聚全球精英人才。

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高地和前沿,过去三四十年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“孔雀东南飞”,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源源不断来到这里。未来新的发展阶段,广东要进一步在全球的创新版图中看待我们的创新能力、创新资源和创新生态。这需要加大资源投入打造“科学家乐园”,聚集全世界的智慧,使人才更加国际化,顶尖人才更加富集,创新高地建设就容易水到渠成了。

深圳先进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重大科技攻关需求,集聚了一批一流科学家。经过18年发展积淀,已形成海归人才800余人、总逾五千人的团队规模。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突破了系列关键核心技术,如芯片材料、外骨骼机器人、体外膜肺氧合系统(ECMO)、超高场磁共振等。我们还与企业组建了联合实验室240家,承担了近1200个横向项目,企业投入逾15亿元的合作金额。

“实验室经济”源头活水润泽创新生态

南方财经:在实现人才集聚、科研攻关后,原始创新要如何转化成生产力?

郑海荣:最近十年,我们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。但有了基础研究就一定会带来新质生产力的爆发吗?这两者间并不完全划等号。因此,就需要创建完整生态,搭建创新平台,完善成果转化机制,让研究能够较快地与产业结合起来。

对此,深圳先进院便形成了以系列重点实验室群作为创新源头、以科学大设施大平台为基础支撑、以国家创新中心为转化引擎的实验室融通创新经济体系,开辟了产业策源的核心技术研发新路径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、新动能。

这种“实验室经济”能够有效激活科学家创新创业热情。在先进院,有一些科学家上午发表了论文,下午便有投资人找上门来,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。因此,一项科研成果就可能高效孵化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。

截至目前,我们已经累计孵化了1800多家企业,形成了“楼上创新,楼下创业”综合体模式,并以原始创新策源地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。

此外,我们还和一大批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聚焦企业新一代产品最核心的技术开展科研。近几年,我们有15亿元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,相关合作要求往往更高、更精细化。我们也很愿意给企业“打工”,因为这是真正创造价值的技术领域,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。

南方财经:可否以具体领域为例,谈谈深圳先进院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的举措?

郑海荣:比如,在合成生物学方面,深圳先进院依托合成生物科学大设施,以合成生物研究所为团队基础,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创新源头,以国家生物制造产创中心为转化引擎,实现了从原创突破到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协同和全过程垂直创新生态。

具体来说,我们牵头组建了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,通过有组织科研攻关致力于解决单细胞生命合成的世界级科学难题;牵头组建了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,联合龙头企业合力攻关颠覆性生物技术;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了合成生物产业园,面向全球拓展企业300余家,吸引落地聚集企业41家,融资总额24.8亿元;催生了一系列科技重磅成果诞生落地,该团队近3年孵化合成生物企业14家,市场估值超百亿。

在医疗器械领域,我们也以医工所为团队基础,通过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双轮驱动,联合上下游、多学科、跨领域、跨地区优势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,通过强利益关联的有组织科研对卡脖子核心技术与材料、关键零部件、高端装备等进行协同攻关, 率先突破了国产首套体外膜肺氧合系统(ECMO)、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等。

我们在电子材料、脑机智能、脑科学领域也在构建这样的创新平台。通过这种平台聚集效应,我们还吸引了一批行业龙头及机构落户深圳,孵化了一批有潜力的初创企业,为技术开辟了新赛道、为产业带来新动能。

虞城县| 晋城| 南城县| 都昌县| 台江县| 大田县| 浏阳市| 通化市| 安乡县| 宜城市|